趁着十月底的玩法更新还没出来,先把之前在创魔做的“物理实验”简单总结一下(原本是打算做成视频,但真的有点忙不过来)
友情提示:本文涉及初中数学知识、初中物理知识和少量高中物理知识,全文为实验结论,与实际可能存在误差。

一、距离计算方式
地图上,坐标每变化1,表示角色在该方向移动了1米,把整个地图看成一个坐标系,则可利用坐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。
二、高度与重力加速度
创魔里的高度,虽然用处不大,但还是有必要简单提一下,因为这一部分与现实很相似。
通过对在两层楼高和八层楼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进行对比,在高度之比是1:4的情况下,落地时间的比值约为1:2,可以得到创魔里面,角色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,角色是有一个重力加速度的。
然后对比不同地方的原地起跳到落地的时间(地面与月宫、星域、瓦尔哈拉、星海进行对比),发现时间刚好是1:3,也就是说,地面与天上的重力加速度之比是3:1,而这也刚好是现实中地球与月球的重力加速度之比。
那么,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呢?利用从70米高的浮岛上做自由落体运动,可计算出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米每二次方秒,而现实中约为9.8米每二次方秒。
三、坐骑理论速度与实际速度
坐骑的理论速度就是坐骑的面板速度,例如:19000面板的理论速度为19米每秒,17500面板的理论速度为17.5米每秒,8356面板的理论速度为8.356米每秒。
坐骑的实际速度是坐骑在运动时,实际达到的速度,该速度的大小同理论速度、坐骑速度方向与坐标轴的夹角有关。
四、实际速度变化规律
创魔里的坐骑运动,除了飞行坐骑的起飞阶段、飞行时转弯以外,其他的运动,均是一秒运动一下。
例如:8000陆地速度的坐骑,陆地沿x轴方向运动,如果0秒时位于(0,0)位置处,则0.5秒时仍位于(0,0)处,0.9秒时仍位于(0,0)处,而1秒时位于(0,8)处。
而若是8400的坐骑,则1秒时可能位于(0,8)处,也可能位于(0,9)处,而位于(0,9)处的概率约为0.4。(此处的概率为猜测结果,该向上取整的概率,猜测是与理论速度在坐标轴方向分解后,小数点后数值有关)
五、飞行速度理论
飞行时,不同状态下,坐骑速度状态不同。
我们先把飞行时的状态进行分类,起飞状态(点飞行键坐骑向上爬升的状态)、滑行状态(飞行状态结束后,不触碰任何方向键的状态)、上升下降状态(起飞后,方向键向上/向下的状态)、转弯状态(起飞后,方向键向左/向右的状态)
下面是不同飞行状态的坐骑速度:
1. 起飞状态:实际速度约为理论速度的70%,起飞状态持续时间约为2.5秒,所有坐骑起飞状态持续时间相同;
2. 滑行状态:实际速度与理论速度推出的速度几乎相同,该状态为最快飞行速度的状态;
3. 上升下降状态:该状态实际速度约为理论速度的90%,同时调整飞行高度;
4. 转弯状态:该状态,所有坐骑转弯速度相同,但转弯半径和所需时间不同,大体上来说,坐骑体积越大,转弯半径越大,转弯所需时间越长。

由于实验数据过多,所以在此只罗列最终的结果,下面附上一张实验数据:


最后,恭喜你,无用的知识又+1
(emm,似乎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用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