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的来说,这是一部名为呼噜的小猫的干饭奋斗史。
在呼噜之前,我有过一只小猫,从广州坐飞机空运过来的,到家只养了半个来月,就因为胸腔积液走了。抢救过,但是连第一步的抽取积液都没能熬过去。那时候哭了好几天。
所以这一次,我选择小猫的首要要求是健康,我实在不愿意再经历一次小猫住院然后离去的煎熬。


当天,医生看我在他店里实在伤心,给我推荐了一家当地的猫舍店主。
和店主聊了几天,感觉人也比较靠谱。虽然她再三说第一只小猫并不是因为携带病毒,家里后续继续养猫咪不会有有问题。但是出于担心,我还是在家里消毒通风了一个星期后,才去猫舍接了另一只小猫。
第一眼见到它的时候,跟另一只月份差不多的小蓝白关在一块儿,可是它就小了一圈,还挨揍。
当时我把照片发给了懂猫的朋友,得到的回复是,这只银渐层鼻子白白的,眼角也不是特别干净,可能不是很健康。
但是总觉得它这么小一只,待在店里会受欺负。而且猫舍猫咪这么多,它这么小,万一有什么病毒呢?
那一天,可能是因为眼缘,可能是因为心疼,我还是选择接走了一只朋友口中“可能不那么健康的猫咪”。

挨打了,我在店里看了很久,它基本一直在挨揍。

到家以后,感觉就是被萌化了,给它取名呼噜。
给自己的keep改名打呼噜。



特别特别小一只,就一个碗那么大。

没两天,我一直担心的事来了,它真的不健康。
右侧眼睛会一直流泪,擦不干净。
我问店家,店家说是在店里被那只小蓝白揍的,让我滴点眼药水就行。

后来情况没有好转,我实在不放心,又带它去了宠物医院。
结论是携带支原体病体,有20%概率会传腹。
我无法描述当时的心情,本来就处在低谷期,猫咪是我那时候的陪伴。
如果一定要用文字表达出来,那大概就是,命运跟我开了第二次玩笑,连户窗都没给我留下。
然后,它就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星期的住院治疗。
幸好,这次它有治疗的机会。
那时候,每天白天医生会给我发呼噜的视频,告诉我一天天在好转。晚上我会去看它,待上一小时然后回家。



我一去医院,就粘在我身上。

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,它终于康复了。
可是病毒终身携带,体质好就不会复发。
那段时间,因为它太瘦弱了,还爆发过耳螨,猫藓。我没再去问店家这只小小的猫咪为什么会这么体弱多病,反正也没准备把它送回去,也不难治。
回到家以后,很长一段时间我没喂猫粮和羊奶,都是自己煮,或者三文鱼,或者鸡胸肉,牛肉,配着各种营养粉,一天好几顿的喂。
还给它的小笼子装了监控(太小医生建议五个月后再放养,以免它在房里里吞下什么东西)。
不在家的时候,我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它。



再后来,它很争气,给自己吃的白白胖胖。
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吃了太多鸡胸肉三文鱼,长大了我再煮,它已经不太爱吃了。
整天盯着猫粮干饭。

长大。

慢慢长大。

定制铭牌,它不喜欢,就一直没戴。

某个夜晚带着健健康康的它见了原来的店主。


越长越大。

跨过五个月,放养了。

接着就是靠它自己的努力,一路长胖。





截止发帖,我下了一个决定。
它该减肥了。